旅遊日期:2019年9月28日

CN Tower加拿大國家電視塔,多倫多的有名地標之一,每年吸引超過180萬人前往參觀。CN Tower塔高553.33公尺,比台北101還要高出48公尺,不過CN Tower只能算是座塔,而不是摩天大樓,因為沒有從地面到頂一層層的樓層。

IMG_20190928_171359.jpg

CN Tower成人門票$38加幣,還蠻貴的,我們是買CityPASS,平均算下來就划算許多。

車子是停在兩條街外的 Simcoe Place Parking Garage

停車場地址: 200 Front Street West, Toronto, Canada

停車場收費:

周一至周五: 每30分鐘 - $4 加幣;最高收費$22 加幣
下午五點後:一律$10 加幣
周末:一律$15 加幣
特別活動:依活動調整

原先以為停車費付$15加幣就好,沒想到今天有球賽,算特別活動,要付$25加幣,實在好貴!

多倫多市中心的熱鬧街頭

IMG_20190928_152644.jpg

到處都可見CN Tower的身影

IMG_20190928_152718.jpg

先來張CN Tower的全身照吧!

IMG_20190928_152752.jpg

仰視五百多公尺高的CN Tower

IMG_20190928_171033.jpg

試了好多角度,終於照CN Tower頂端和它的招牌

IMG_20190928_161119.jpg

拿CityPASS不用再排隊買票,直接進入CN Tower的底部

IMG_20190928_161008_2.jpg

CN Tower的解說圖

342公尺 - 有世界最高的玻璃地板(Glass Floor)和室外的凌霄閣(SkyTerrace)
346公尺 - 景觀台
351公尺 - 360旋轉餐廳
356公尺 - 極限邊緣漫步 (EdgeWalk) - 另外購票
447公尺 - 天空之蓋 (SkyPod) - 另外購票

IMG_20190928_160951.jpg

接下來坐高速電梯到景觀台。高速電梯有整片的玻璃窗及玻璃地板,先感受一下快速升空的的感覺,不過時間不長,不到一分鐘就抵達346公尺高的景觀台。

景觀台有整片的落地玻璃窗牆,可以無障礙的遼望多倫多景觀。

IMG_20190928_154339_2.jpg

走近玻璃窗牆,俯視腳下的高樓大廈,腳都有點發軟。

IMG_20190928_154301_2.jpg

多倫多景觀

IMG_20190928_154323.jpg

遙望五大湖之一的安大略湖

IMG_20190928_154416.jpg

多倫多景觀

IMG_20190928_154542.jpg

多倫多景觀

IMG_20190928_154741.jpg

這層的觀景台還可以看到底下一層的的玻璃地板上有觀光客躺著拍照。

IMG_20190928_154830.jpg

從樓梯走下一層,這裡就是世界最高的玻璃地板,大家忙著擺各種姿態拍照。

IMG_20190928_155919.jpg

站在三百多公尺的高度往下看,這次兩腳真的發軟了! 還可以看到隔壁水族館屋頂畫的兩條鯊魚!

IMG_20190928_155825.jpg

室外的凌霄閣(SkyTerrace),風大沒有什麼人,有鐵絲網檔著,還是樓上的景觀比較好。

IMG_20190928_155517.jpg

如此晃晃也花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接下來我們就到隔壁的水族館。


回停車場時回頭一望,又看到多倫多最高地標的身影,真的是到處可見。

IMG_20190928_173549.jpg

 

其他相關文章

1. [加拿大東部八日遊] 多倫多+渥太華+蒙特婁+魁北克 - 自駕行程計劃

2. [加拿大·多倫多] Royal Ontario Museum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一) - 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

3. [加拿大·多倫多] Royal Ontario Museum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二) - 恐龍迷不可錯過

4. [加拿大·多倫多] Royal Ontario Museum皇家安大略博物館(三) - 三更半夜進醫院的木乃伊

5. [加拿大·多倫多] 在"魚"中散步的瑞普利水族館Ripley's Aquarium of Canada

6. [加拿大·多倫多] 加拿大最奢華的城堡卡薩羅馬Casa Loma

7. [加拿大·渥太華] 世界文化遺產Rideau Canal (麗都運河)

8. [加拿大·渥太華] 細說從頭-渥太華起源-拜城博物館Bytown Museum

9. [加拿大·渥太華] 加拿大的政治中心-國會山莊Parliament Hill

10. [加拿大·渥太華] 加拿大經典美食-BeaverTails(海狸尾巴)

arrow
arrow

    L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